>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闻中心|不锈钢|不锈钢板|不锈钢加工|浙江不锈钢|杭州不锈钢-ag凯发官网

2017年,中国经济整体保持平稳增长。多数省份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取得突破,交出了令人欣羡的“成绩单”。进入2018年,我国各省又将如何谋划新一年度的经济工作? 岁末年初,部分地区陆续召开省(区、市)

 2017年,中国经济整体保持平稳增长。多数省份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取得突破,交出了令人欣羡的“成绩单”。进入2018年,我国各省又将如何谋划新一年度的经济工作?

  岁末年初,部分地区陆续召开省(区、市)委全会或经济工作会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梳理后发现,在这些会议上,各省对下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判断都以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央提出的重要论断为主线,因时施策、因地制宜,结合本省(区、市)实际状况,出台了一系列具体举措。

  提质升级传统制造业

  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哪些重点产业可以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记者梳理发现,各省份在部署高质量发展中都不约而同地将制造业发展和升级放在重要位置。

  例如,广东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把着力点放在制造业上,大力降低制造业成本;天津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抓住智能制造这个核心,提质升级传统制造业。

  长期以来,不少地方将新兴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繁荣作为经济升级的重要标志,认为包括制造业在内的传统产业在升级过程中将会逐渐被新兴产业替代。为何在今年的经济工作中,各省份都如此看重制造业发展?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在日前举办的某高端论坛上表示,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质量提升,是新时期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法。传统制造业范围广、体量大,对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和国家整体发展影响力很大。

  而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原主任牛凤瑞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经济结构的升级需要包括制造业在内的第一、第二产业的劳动效率提升和产业升级作为支撑,而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着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局面。因此,需要强调发展高端制造业补齐短板,这也是国家战略的需要。

  在重视制造业发展的同时,各省份还结合其自身特点,因地施策发挥其特色。作为中国传统工业重镇,上海十一届市委三次全会提出,今后要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

  在本次全会召开前,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与市长应勇先后前往长三角多个城市学习取经,参观合肥科大讯飞(61.95 -1.57%,诊股)、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科创企业和研究机构,了解如何助力传统产业结合信息技术提质升级。

  与此同时,上海本地企业也已开始了产业融合助力品牌升级的实践,在此次全会上,与会的上汽集团(31.92 0.92%,诊股)董事长陈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上汽正借助与阿里合作打造互联网汽车,爆发出新的增长点。“抓住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机遇,就能回答20年后上海靠什么发展的问题。”

  作为我国小微企业的重要聚集地,浙江省则将培育细分产业“小巨人”作为今后推进制造业发展的重点目标。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分类实施“小巨人”培育行动和小微企业提质行动。

  相关报道显示,“‘小巨人’培育行动”的目标是在全省小微工业企业中培育5万家“专精特新”企业,成为细分市场“隐形冠军”。纺织、服装、皮革等十个浙江传统优势产业成为此次计划扶植的重点。

  资源大省谋转型

  对于部分经济结构单一、传统的省份来说,实现转型升级则是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任务。

  资源大省山西是标准案例。最近几年,原先极度依赖煤炭产业的山西省饱受产能过剩之苦,经济一度出现下滑。不过,随着经济结构转型不断推进,日前召开的山西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宣布。过去一年来,山西经济发展已由“疲”转“兴”,形成了强劲的转型态势。

  从上来看,2017年上半年,山西gdp同比增长6.9%,自2014年后首次站上合理区间,并成功与全国保持同步。

  接下来,山西将重点放在了改革和创新上,最新召开的山西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山西要深化电力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相关文件显示,相关改革措施包括组建电力市场管理委员会;适时开展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推进分布式能源使用等。

  与此同时,会议提出山西要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加快煤层气和新能源发展。此前,山西省确定了到2020年力争煤层气抽采量达到200亿立方米,地面开采产能建设达到300亿~400亿立方米/年的目标,未来,山西能源产业将实现“由煤转气”的根本转变。

  2017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明确将山西省建设成为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

  强化生态保护力度

  高质量发展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增长,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将作为一项重要目标。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环境相对脆弱,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面临着保护环境、修复环境的艰巨任务。

  因此,不少省份在部署2018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要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进一步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前不久广西召开全区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深入实施生态经济十大重点工程,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健康养生等生态经济,加快传统产业生态化改造,推进生态产业园区建设,把环保产业打造成为又一个千亿元产业。2018年,广西将投资超450亿元,深入实施生态经济重点工程,在节能环保、新能源应用和乡镇污水处理等领域推进一批项目建设。

  而海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将生态保护作为贯彻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性思想,要求海南“生态只能更好、不能变差”。海南省委书记刘赐贵在会上明确提出:“要实现高质量、体现‘好’,是严守生态底线的好,是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好,是可持续发展的好。”

  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障的兼顾,各地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城市经济学系主任冯长春,他建议,首先,各地应根据当地的资源、技术、人才市场特点,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区位优势。其次,在开展生产过程中应降低能耗,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减少污染。最后,有关部门要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避免出现资源浪费,造成负面影响。(

热门排行 · top ranking

网站地图